重疾险的常见陷阱可分为投保前、投保后及理赔环节三类,具体如下:
年龄限制
多数重疾险将投保年龄上限设为55-60周岁,超龄人群可能被拒保或需支付高额保费。
健康告知不实
若投保时隐瞒疾病史(如三高、甲状腺结节等),出险后可能被拒赔或加费承保。
忽视免责条款
部分产品对特定疾病(如自杀、战争等)或行为(如酗酒)设有免责条款,需特别注意。
理赔条件严苛
重疾需满足“确诊即赔”标准,但部分产品对疾病定义、治疗方式等设置严格限制(如脑中风需180天功能鉴定)。
轻症赔付存在“分组赔付”机制,同一组疾病(如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心梗)仅赔付1次。
返还型产品性价比低
需支付1-2倍保费,年化收益率通常低于2.54%,且保障终止后无现金返还。
捆绑销售陷阱
重疾险常与医疗险、意外险等捆绑,主险保额可能被扣除或附加险保障弱化,实际性价比低于单独购买。
免赔额与豁免条款复杂
部分产品免赔额计算方式模糊,疾病定义含糊(如特定治疗方式要求),导致理赔时费用自付比例过高。
理赔金额不足
低价策略下,轻症、中症赔付额度可能无法覆盖实际医疗费用或生活开支。
隐性费用与加价
代理人可能通过加价、收取不合理手续费等方式增加保费,或利用合同漏洞扩大免责范围。
疾病覆盖范围 :关注是否包含高发轻症(如早期肿瘤、脑中风),避免因保障缺失影响理赔。
续保条款 :留意续保年龄、保费调整机制,避免保障中断。
建议购买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优先选择纯保障型产品,遇到疑问及时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