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收到发票后,需通过以下步骤严格检查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发票基本要素检查
确认发票上是否包含“税务发票字样”和“税务监制章”,且章迹清晰;
检查发票专用章是否由出票单位加盖,且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名称完全一致;
核对发票日期是否为当年开具,避免跨年度发票。
购买方信息验证
确认纳税人识别号、单位名称与营业执照保持一致,注意区分错字、漏字或不同字体;
通过发票代码查询购买方税务信息,或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核对。
业务匹配性
核对发票项目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如服务内容、商品明细等;
禁止使用“笼统”名称(如“办公用品”“食品”)的发票,需具体明确。
金额与税额核对
检查金额栏是否为计算机打印(价税合计通常不为整数);
通过发票代码查询系统核验金额准确性,防范篡改。
物理防伪特征
查看发票纸张防伪水印、安全线、印刷质量及白水标等;
对比发票专用章的字体、规格与税务部门统一样式。
电子核验手段
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输入发票代码、号码、日期及验证码;
使用企业发票管理系统自动扫码识别真伪。
重复使用与作废发票管理
建立发票台账,记录发票日期、金额、用途等信息,防止重复使用;
发现跨年度或重复发票时,需向税务机关反映或拒绝接受。
异常情况处理
若发票信息存疑,可联系供应商核实或向税务机关查询;
对于大额发票,建议通过银行账户查询付款方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保障发票真实性,降低财务风险。若发现违规发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或向税务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