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大陆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高额关税壁垒
台湾通过提高大陆商品进口关税、设置关税配额等方式限制商品流通。例如,2023年禁止进口大陆2509项产品,占世界海关组织税则章目的20%,相当于禁止人类生产所有种类产品的20%。
非关税壁垒
包括技术标准、检验检疫限制、行政程序繁琐等。台湾政府设置“隐形壁垒”,如不公开贸易限制政策、企业普遍不知情。
禁令与限制
台湾单方面增加禁止进口大陆产品的数量,2023年增至2509项,涉及农产品、工业品等领域,严重阻碍两岸贸易平衡。
ECFA协议违反
台湾未履行ECFA协议逐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承诺,反而扩大限制范围,从2455项增至2509项。
台资企业利润转移
台湾部分企业利用大陆税收政策漏洞,以高价进口原材料并转移利润至台湾,削弱大陆制造业竞争力。
世贸组织原则悖论
台湾的贸易限制措施被商务部认定违反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损害两岸及全球贸易秩序。
政治操弄目的 :台湾当局通过贸易壁垒维持对两岸经济的不平衡,既获取政治利益,又为自身产业争取“贸易特权”。
台湾对大陆的贸易壁垒是经济政策失误与政治操弄的结合,不仅阻碍两岸经济合作,也损害台湾自身产业利益。大陆方面已通过调查认定其措施违法,并表示将采取反制手段,两岸经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