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7月,中国已设立 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具体如下:
上海自贸区
中国首个自贸区,位于浦东新区,聚焦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推动改革和开放。
广东自贸区
包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片区,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
天津自贸区
位于滨海新区,以融资租赁、国际贸易、高端制造为核心,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
福建自贸区
覆盖平潭、厦门、福州片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两岸贸易便利化。
辽宁自贸区
包含天津港、大连、营口等区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石化产业和跨境贸易。
浙江自贸区
涵盖杭州、宁波、温州等片区,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开放型经济。
河南自贸区
以郑州、洛阳为核心,推动中原经济区崛起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湖北自贸区
包括武汉、十堰、宜昌等片区,支持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
重庆自贸区
侧重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金融开放和高端制造。
四川自贸区
覆盖成都、自贡、攀枝花等区域,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
陕西自贸区
以西安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业发展。
黑龙江自贸区
包括哈尔滨、绥芬河等区域,聚焦跨境贸易和农业现代化。
2024年9月,国务院批准北京、湖南、安徽设立自贸区,形成“21+3”格局:
北京自贸区 :涵盖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数字经济三大片区;
湖南自贸区 :以长沙、岳阳、郴州为核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
安徽自贸区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数量差异 :部分资料提到“22个自贸区”可能是统计口径不同,但权威信息均以21个为准;
功能定位 :各自贸区根据区域特色制定政策,如上海金融开放、北京科技创新、海南自由贸易港(含在365农业网等低权威性资料中)。
以上信息综合自国务院官网及权威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