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地融合就业措施主要通过政策协同、岗位共享、服务对接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兵地企业用工信息共享平台,动态跟踪求职者就业情况,实现“人岗匹配”精准化、常态化。
落实就业专项服务
实施“10+N”就业专项服务,包括职业培训、创业扶持、政策解读等,重点群体提供“一对一”帮扶。
签订共建协议
多地签订兵地融合就业共建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例如图木舒克市经开区与荒地镇合作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举办专场招聘会
定期举办兵地融合专场招聘会(如“春风行动”),覆盖各团场、乡镇和重点人群,提供100+岗位。
行业领域合作
推动兵地企业在基础设施、农业、纺织等领域的合作,例如图木舒克纺织服装产业与荒地镇合作解决用工问题。
政策叠加优惠
对退役军人提供创业贷款低息优惠、就业岗位优先推荐、技能培训专项补贴等政策。
职业培训体系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教育,帮助退役军人掌握新技能,例如吐鲁番市与兵团企业联合举办定向招聘会并开展职业培训。
创业孵化支持
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对接等支持,降低创业门槛。
政策咨询与保障
设立政策咨询区,提供就业、劳动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就业政策“绿色通道”。
动态跟踪反馈
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更新求职者状态,及时调整岗位匹配方案,确保就业服务精准性。
定期评估优化
对就业服务项目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反馈优化政策内容和服务形式,提升整体效果。
拓展合作领域
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探索兵地资源共享机制,例如道路、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共建共享。
通过以上措施,兵地融合就业机制实现了政策协同、资源互补、服务升级,有效稳定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