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业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就业过程中签订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以下是关键要点:
定义与性质
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放,用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属于民事合同性质,但与劳动合同分属不同阶段(就业协议在正式入职前签订,劳动合同为入职后签订)。
协议内容与作用
明确就业岗位、薪资待遇、服务期限等具体条款;
作为高校统计就业率、毕业生办理落户及档案转递的依据;
保障毕业生权益,未签约者学校将转递其档案回原籍。
协议形式与份数
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持一份,实行编号管理,每位毕业生拥有唯一编号。
有效期
国家规定有效期为两年,逾期自动作废。
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就业协议是入职前的意向协议,劳动合同为正式入职后的法律合同,两者主体和法律效力不同。
总结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凭证,需在规定的两年内完成签约,确保权益与档案顺利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