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政策体系涵盖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专项支持政策
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如500万元以下设备按2年折旧);
软件产品增值税超税负即征即退。
普惠性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享受“六税两费”减半征收优惠;
科技创新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
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
绿色制造政策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新能源汽车免征消费税;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支持绿色制造转型。
创新驱动发展
设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重点领域技术研发;
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结构调整与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如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等领域;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十大重点领域突破。
东部沿海地区
推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与国际先进制造业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西部地区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如稀有金属、先进材料);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配套环境。
金融与融资支持
设立制造业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和技术引进;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市场与品牌建设
推广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市场导向技术研发;
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品牌影响力。
数字化与智能化 :推进5G、AI技术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绿色制造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产业链协同 :通过“市场换技术”策略,培育本土高端供应商。
以上政策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维度支持,旨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