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保存电子发票需遵循相关规范,确保法律效力和可追溯性。以下是具体方法:
原始电子文件优先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规定,电子发票应保存为含有数字签名的 XML格式文件 ,这是电子会计凭证的法定形式。该格式便于查询、预览和验证发票信息。
可替代格式
若需提供纸质版归档,必须同时保存 PDF或OFD格式的打印件 ,且需与原始电子文件保持内容一致。
系统化存储
已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单位,需通过归档接口或手工导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台账或目录,记录发票代码、号码、开票日期等关键信息。
未实现系统的单位,需指定专人负责电子发票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建立纸质台账或电子目录。
备份与安全
采用 多重备份 策略,存储在安全介质或云服务平台,防止数据丢失。
定期进行数据 完整性检测 ,确保文件可用性。
附件管理
电子发票需与相关的 记账凭证、报销凭证 等一并归档,形成完整的会计凭证链。
保存期限
电子发票的保存期限通常为 5年 ,从开具次年开始计算。
合规性要求
保存的电子文件需注明 发票代码、号码、开票日期、购方名称 等必要信息。
未实现电子化归档的单位,不得仅依赖纸质打印件报销,需逐步完善电子档案管理。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满足税务合规要求,又能确保电子发票的长期可追溯性和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