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内大型地炼企业主要集中在东营、淄博、滨州等地,以下为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代表:
东明石化(菏泽)
年加工能力1200万吨,涵盖炼油、化工、物流全链条,2023年营收超2000亿元,连续多年位列山东民企前十。
旗下拥有利津石化、天弘化学等核心企业,形成"原油进口-炼制-精细化工"产业链闭环。
利华益集团(东营)
年综合加工能力650万吨,业务覆盖有机化工、新材料及现代中药产业,2023年利税突破百亿。
利津石化是其核心炼油主体,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石化产业布局。
京博石化(滨州)
年产能331万吨,专注高端润滑油、芳烃产业链,计划5年内建成6000座终端网点。
万达控股集团(东营) :年产能1330万吨,涵盖石化、地产等多领域,是山东地炼企业中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之一。
汇丰石化(滨州) :年产能416万吨,以丙烯衍生物和润滑油为主。
东明石化(菏泽) :年产能750万吨,是山东最大的单体炼油企业。
产业集中度 :东营、淄博、滨州三市集中了山东70%以上的地炼产能(37家企业,1.45亿吨产能)。
产业链延伸 :龙头企业普遍向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形成多元化产业生态。例如,东明石化涵盖炼油到化肥的全产业链,京博石化则聚焦高端润滑油产业链。
山东省地炼集团整体实力已超全国炼油总能力的五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但近年来也面临环保压力和产能整合的挑战,部分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和兼并重组优化结构。
以上企业综合了产能、营收、产业链覆盖等多维度指标,代表了山东地炼行业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