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山五岳”的组成,不同文献和语境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神话传说中的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古代齐人徐巿所描述的海上仙山,苏东坡诗句“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亦源于此。
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的三山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是近代以来被广泛认可的自然景观组合,以奇山、秀水、险峰着称,如黄山“天下第一奇山”,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五岳是华夏文化中固定的地理概念,指: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泰安,是五岳之首,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华阴,以险峻着称,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是道教圣地。
南岳衡山
位于湖南长沙,因星宿崇拜得名“寿岳”,以秀丽山水闻名。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浑源,沟谷深邃,藏有悬空寺等古迹。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登封,包含少林寺等文化瑰宝,以“佛、道、儒”三教融合着称。
神话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文化象征)
自然三山 :黄山、庐山、雁荡山(地理景观)
五岳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文化地标)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山脉的地理特征或文化内涵,可针对上述分类中的任意一组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