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多城市将重点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支持政策,通过精准施策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
就业规模目标
浙江 :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河北 :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湖南 :目标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
甘肃 :支持1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
北京 :到2025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就业保障月”行动提供无门槛岗位;
四川 :城镇新增就业425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蚌埠 :未明确具体数字,但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疆 :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青岛 :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重点群体支持
高校毕业生 :多地提供基层就业岗位(如甘肃1万、四川30万)、职业培训及见习机会;
农村劳动力 :推动转移就业2400万人以上;
退役军人及脱贫人口 :通过以工代赈、专项计划等吸纳就业。
动态清零目标
各地将零就业家庭纳入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岗位开发、技能培训、社保补贴等措施,确保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就业质量提升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及高技能岗位比重;
推动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
社会保障与收入保障
部分城市(如北京)将失业保险金提升至最低工资的90%,但仍低于正常收入;
结合社会保障与就业支持,缓解零就业家庭收入压力。
北京 :通过“就业保障月”提供无门槛岗位,推进失业保险金改革;
槐荫区 :落实高校毕业生专项计划,深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青岛 :在保障房建设基础上,延续减负稳岗政策。
2025年各地政策将通过精准施策,为零就业家庭提供更稳固的就业基础,但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调整实施路径,确保政策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