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中的课程设置模式主要围绕“行政班与走班并存”展开,具体形式和特点如下:
行政班与走班共存模式
必修课 :语数英三门科目保持行政班上课,确保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教学。
选考课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通过走班完成,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课程组合。
分阶段走班模式
小走班 :优先将3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余科目走班,减少学生走动。
大走班 :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保持行政班,其余选考科目均走班,课程安排较繁杂。
完全走班模式
六门科目全部走班,不分行政班,适合教师资源丰富的学校。
按科目组合分班 :优先满足3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再根据2科相同或零科相同的学生分组。
动态调整机制 :部分学校采用“小位移模式”,根据选科人数动态调整班级组合。
大小班结合 :讲座式课程(如通识教育)实行大班制,研究型课程(如学科拓展)实行小班制,增强学生互动。
兴趣主导的走班 :部分学校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程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培养综合素质。
课程资源优化 :学校需根据学生选科数据,合理调配教师和教室,确保教学效果。
学生支持系统 :建立选科指导、学业咨询等机制,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路径。
新高考课程模式以行政班与走班并存为核心,通过分层组合、动态调整等方式,兼顾教学效率与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案,并探索行政班与走班的混合模式,以最大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