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关系前签订的重要文件,其核心作用和意义如下:
确立劳动关系前约定
就业协议书是双方就未来劳动关系的意向性约定,明确就业意向、岗位、工作内容、服务期限等基础条款,为后续劳动合同的签订奠定基础。
保障毕业生权益
约束用人单位按时签订劳动合同,防止超期或不合理条款;
作为求职阶段权利义务的依据,若劳动合同与协议存在重大差异(如薪资、工时等),毕业生可要求用人单位调整。
辅助学校管理
学校凭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统计、档案转递、户口迁移等手续,是高校就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档案与户口迁移依据
就业协议书是转递档案、户口关系的核心文件,毕业生持该协议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统计与政策支持
用于国家及高校就业率统计,部分学校可能将其与实习成绩、学位证等挂钩,但此类做法缺乏法律依据。
法律维权凭证
在劳动关系纠纷中,就业协议书可作为证明双方约定内容的重要证据。
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就业协议书属于民事协议,内容相对灵活;劳动合同是劳动法调整下的正式合同,内容更具强制性和约束力。若协议中未明确劳动报酬、社保等核心条款,建议签订劳动合同。
权益受损时的救济
若发现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存在重大矛盾,可优先依据就业协议主张权益,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综上,就业协议书是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既保障毕业生权益,也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建议毕业生认真签订并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