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生活财务分配需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区分
个人财产: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继承遗产、赠与等);
共有财产:共同收入、共同购置的财产、共同经营收益等。
协议优先原则
双方可就财产分割方式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可包括财产归属、债务承担等,协议具有优先适用性。
共同财产的分割
按份共有 :双方对共同财产按出资比例或贡献度分配(如房产按出资比例60%:40%);
平均分配 :无明确贡献差异时,可采取平均分配方式。
个人财产的保护
一方在同居期间单独取得的财产(如工资、继承、赠与)归个人所有,无需与共同财产分割。
债务分担
同居期间产生的债务,需根据实际贡献或共同生活需要分担,可协商确定偿还方式。
照顾无过错方
若一方存在重大过错(如家庭暴力、长期不尽赡养义务),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
不可分割财产的处理
对于不动产或动产(如车辆、家具),若分割会严重减损价值,可协议折价或拍卖后按比例分配。
证据收集的重要性
争议解决时需提供财产来源、出资证明、共同生活证据等,建议保留银行流水、转账记录、共同协议等文件。
协议书的规范
协议应明确财产明细、分割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建议由律师起草或审核,避免因表述不清引发纠纷。
法律救济途径
协商失败时可通过诉讼解决,但诉讼周期较长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建议优先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
同居财产分配需结合双方贡献、协议约定及法律规定,建议同居双方尽早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财产归属与责任分担,以降低未来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