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并非指代某个特定国家,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出处如下: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该成语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意为参军掾属的职责是集中众人思考、广泛采纳有益建议)。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作为丞相全权处理国事。他采纳下属杨颙的建议,实行“群臣共集一堂、互相商榷”的制度,通过集思广益来处理政务,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中重视群臣智慧的传统。
近义词 :博采众长、群策群力、广开言路、通力合作。
反义词 :固执成见、独断专行、闭门造车。
“公司项目方案需集思广益,方可确保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