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国内油气行业龙头,拥有庞大资源储备和全产业链布局,政策支持力度大,分红稳定。
中国石化(600028)
炼化能力领先,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国际化程度高,长期发展潜力大。
中海油(601808)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主力军,技术门槛高,受益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趋势。
贵州燃气(600903)
贵州省管道燃气龙头企业,用户覆盖广,2017年LNG交易额占比超95%,业绩与气价高度相关。
成都燃气(603053)
城市燃气输配核心企业,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合作紧密,业务覆盖城市燃气工程及表具销售。
金洲管道(601397)
国内管道输送龙头企业,天然气管道运输量占行业领先,受益于气价上涨带来的运输需求增长。
富瑞特装(300722)
LNG储存与运输设备供应商,订单量与天然气价格波动直接相关,近期业绩弹性显着。
常宝股份(600628)
管道工程与LNG接收站建设经验丰富,2022年中标超30亿元LNG调峰项目。
华鲁恒升(600500)
化工企业,天然气成本压力缓解将提升盈利能力,长期受益于能源转型。
鲁西化工(600429)
同样为化工企业,天然气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近期因气价上涨受益。
广汇能源(600256)
煤油气一体化企业,LNG长协供应保障稳定利润,新能源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凯添燃气(北交所) :LNG分销网络下沉,区域垄断性强,但估值较高。
ST浩源(新疆燃气) :摘帽预期+气价改革催化,高风险高弹性。
龙洲股份 :物流+天然气双主业,福建区域补短板,但现金流紧张。
天然气价格上涨对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利好,建议关注上游资源生产商(中国石油、中石化)、中游管道运输企业(金洲管道、富瑞特装)以及下游用气需求较大的化工企业(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同时需注意部分公司估值较高或存在经营风险,需结合基本面与市场趋势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