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我国将新兴产业分为 8大新兴产业 和 9大未来产业 两类。以下是具体分类及核心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包含电子信息制造业(如手机、计算机、集成电路)和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等四大产业集聚区。
新能源
以风电、光伏为主,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首次突破50%,全球领先。
新材料
涉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产业的基础。
高端装备
包括智能制造设备、航空航天装备等,推动产业升级。
新能源汽车
2022年产量15.7亿台,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绿色环保
涵盖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助力可持续发展。
民用航空
包括飞机制造、航空服务及低空经济等。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涉及深海开发、船舶制造等,推动海洋经济布局。
元宇宙
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数字世界。
脑机接口
实现人脑与设备的直接交互。
量子信息
涉及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
人形机器人
推动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
包括AI创作、智能决策等应用。
生物制造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未来显示
涉及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量子点显示)。
未来网络
构建高速、低延迟的智能网络体系。
新型储能
包括电池技术、氢能储存等,解决能源存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