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性考试主要考察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具体科目和内容范围如下:
语文
考试内容: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基于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数学
考试内容: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等,基于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外语
考试内容: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考生任选其一),基于必修教材。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考试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于必修教材。
物理、化学、生物学
考试内容:物理(力学、热学等)、化学(无机/有机反应等)、生物学(细胞结构、遗传学等),基于必修一至必修三教材。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考试内容:体育技能、艺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用技术操作能力等。
考试形式 :大部分科目为闭卷笔试,部分科目(如体育与健康、艺术)采用“必修课笔试+实践测试”模式。
成绩要求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合格是高中毕业和普通高校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改革背景 :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分支,与选择性考试共同构成高中学业评价体系。
以上信息综合自各地教育部门官方文件及权威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