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政策是涉及中学教育阶段学业评价和高校招生录取的综合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高考改革模式
实行"3+3"或"3+1+2"模式:
"3+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选3门;
"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1门,从历史、地理、政治中选2门。
中考政策
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普遍取消文综/理综分科,实行"3+1+2"或"3+3"模式,例如广东、河北等8省采用"3+1+2",山东、江苏等采用"3+3"。
学科要求
高中阶段需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
部分省份(如广东)实行英语"一年两考"制度。
加分政策调整
取消体育特长生、学科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54.55%加分项目;
特殊群体(如烈士子女、退役军人、少数民族考生)保留少量加分。
录取依据
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普通高考成绩结合使用;
部分省份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参考。
招生政策
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禁止跨区域招生;
职业教育实行中专、职教一体化招生。
资助体系
国家助学金、专项奖学金、免学杂费政策(如贫困生每学期900元);
少数民族地区考生有专项加分或单独划线录取。
特殊群体政策
转学政策(如京籍外地考生回京就读需符合条件);
疫情期间调整高考时间(如2025年广东高考推迟至6月7-9日)。
分数与能力并重 :通过减少加分项目,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评价;
区域均衡发展 :高考录取逐步向人口大省倾斜,推动教育资源均衡。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及部分省份的现行政策,具体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