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就业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表述:
暂缓就业
指毕业生因实习、创业、考研、深造等原因暂时保留学籍或毕业生身份,推迟进入职场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仍可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待遇。
慢就业
强调毕业生主动选择非传统就业路径(如游学、支教、自主创业等),以缓解就业竞争压力。这一概念更侧重就业节奏的调整,而非单纯的时间延迟。
补充说明
两种表述指向同一现象,差异主要源于政策文件或媒体报道的用词习惯。
延迟就业/暂缓就业通常与国家政策相关,例如延长毕业证书领取时间至2026年,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择业窗口。
根据最新数据,约38%的毕业生选择延迟就业,形成规模化的“慢就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