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检查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合法、合规的重要环节,其工作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账账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内容、金额是否一致,检查记账方向是否正确。
账实核对
对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重点关注库存现金是否超限额、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准确。
账表核对
审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核对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等关键指标与原始凭证、开票数据是否一致。
税收申报审核
检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的计算与申报是否准确,避免漏缴或多缴。
税务筹划合规性
审查税务筹划方案是否符合税法规定,防范税务风险。
社保与合同审查
核查社保缴纳记录,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银行账户管理
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清理未达账项,确保账实一致。
资金使用效率
审查资金流动情况,评估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链风险。
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管理
检查资产购置、折旧计算、报废流程是否合规,账实是否相符。
财务制度评估
审查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估执行效果。
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识别潜在财务风险,如应收账款坏账、存货积压等。
审计与合规性检查
通过内部审计或外部审计,审查财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会计准则及合同条款。
成本费用审核
检查费用报销凭证真实性,防止跨年列支、超标准支出(如职工福利费、广告费等)。
财务报表附注审查
核对财务报告附注内容,包括会计政策变更、重要事项说明等。
专项审计
针对特定项目(如投资、并购)进行专项审计,评估项目可行性和合规性。
财务检查需综合运用账务核对、税务审查、资金监控等多种方法,通过定期自查、互查或外部审计实现全程监督。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保障企业财务健康与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