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以农业生物科学和种子科学为基础,研究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测及管理的综合性专业。以下是主要学习内容、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向的详细说明:
基础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农业气象学、土壤与肥料学等,奠定生物学与农业科学基础。
例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涉及现代生物技术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
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经营管理学等,涵盖种子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践课程包括种子生产实习、加工实习、检验实验等,强化动手能力。
前沿技术课程
植物分子育种学、生物信息学、农业机械化、土壤与植物营养等,培养现代种业技术应用能力。
该专业是农学类植物生产类17个二级专业之一,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作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填补了我国种子领域的学科空白。
随着农业现代化需求,学科持续发展,融合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掌握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等理论,具备种子质量检测、经营管理及技术推广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强调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适应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需求。
就业方向
种子企业新品种选育、繁育与推广;
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研发;
种子质量检测与市场监管;
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3-7年修读),总学分170分。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为作物学、生物学。
包括军事理论、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6周)、生产实习(40周)及毕业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优势:国家级重点学科,行业认可度高,与种子企业合作紧密。
推荐院校: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所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涵盖种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与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