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就就业关系达成的书面协议,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就业安排条款
明确约定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地点、报到时间等具体安排,例如职位描述、工作职责、服务期限等。
权利义务条款
毕业生义务 :如实介绍个人情况、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等。
用人单位义务 :提供符合协议的工作条件、支付约定薪酬、办理社保公积金等。
学校义务 :推荐就业、协助办理档案和户籍迁移、提供就业指导等。
权益保障条款
包括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等,保障三方合法权益。
三方签字效力 :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就业协议是劳动合同的前置协议,签订后双方进入劳动合同履行阶段。
档案与户籍管理 :明确档案转移、党组织关系接转及户籍迁移条件(如需迁移)。
民事协议属性 :属于民事合同,受《民法典》调整,侧重保护三方自主选择权。
高校管理依据 :用于高校统计就业率、制定就业计划及办理相关手续。
求职保障作用 :帮助毕业生提前锁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储备依据。
建议毕业生签订协议前仔细阅读条款,明确权益边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