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古代去北京考试叫什么

古代去北京考试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03 02:21:33

古代学子前往北京参加科举考试被称为 会试 ,是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阶段。以下是相关说明:

考试层级与名称

科举考试分为四级:

县试 :考中为秀才;

乡试 :考中为举人,是进京赶考的资格门槛;

会试 :由礼部主持,考中为贡士,是中央层面的统一考试;

殿试 :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为进士,分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

考试时间与地点

时间 :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一次,春季为正科,遇皇室庆典可能加科为恩科;

地点 :北京贡院(原礼部衙门),位于今北京内城东南方。

历史背景

会试始于唐代,至元代正式定型,明清时期成为科举制度的核心环节。考中贡士后,方可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最终决定进士排名及官职授予。

综上,古代学子进京赶考的专称即为 会试 ,是科举制度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温馨提示:
本文【古代去北京考试叫什么】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