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测是当前中国高考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点如下:
科目范围
高中阶段需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外,还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七门科目中选择 3门 作为选考科目。
学科分类
文科生 :除历史外,需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1门。
理科生 :除物理外,同样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1门。
考试形式
选考科目采用"学考+选考"模式,即每门科目均设学考(70分)和选考(30分)两部分,总分为100分。学考成绩用于高中毕业资格认定,选考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成绩等级与赋分
选考科目成绩按等级划分(A+至D级),不同高校对等级要求不同。部分高校可能根据选考成绩进行降分录取或专业加分。
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科目,体现"3+3"或"3+1+2"模式。
综合素质评价
选考科目成绩与高考总成绩共同构成高校录取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导向
部分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与理工科专业关联更紧密,选考科目可作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的参考。
通过科目组合优化,打破传统文理分科限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
注意 :不同省份可能存在具体差异(如技术科目要求、考试时间安排等),建议考生结合本省教育部门最新政策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