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月与春节的诗词,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整理,具体如下:
张耒《腊月殊有春意》
“一夜长风无片云,晓来风动似初春。应知春近催桃李,更有轻寒不着人。”
以春风化雨般的笔触描绘腊月春意,展现自然回暖的细微变化。
朱淑真《腊月》
“园林经腊正彫残,独尔花开烂漫鲜。借问陇梅知幸否,得陪春卉共时妍。”
通过腊梅独放的意象,表达对新春的期待与腊月清冷的对比。
王禹偁《滁州寒食》
“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官供好酒何忧雪,天与新诗合看山。”
融合寒食节与腊月的时令特征,展现官闲人乐的闲适心境。
卢象《竹里馆》
“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通过山鸟鸣叫、蛰熊苏醒等意象,体现腊月山川的生机。
谢良辅《忆长安》
“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瑞气遥迎凤辇,日光先暖龙池。”
回忆长安城腊月时的盛景,充满历史厚重感。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经典春节诗句,描绘鞭炮、屠苏酒、换桃符等习俗,成为新年的代名词。
高适《除夜作》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以游子思乡之情,表达除夕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文征明《拜年》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体现明代文人拜年的礼仪与谦逊态度。
戴复古《癸卯岁旦》
“但得老亲常健好,不辞新岁且穷忙。”
简朴而真挚的祝福,展现普通人的生活情怀。
刘长卿《除夜》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客居他乡的孤独感,隐含对归家的向往。
曾丰《被檄下豫章至南安》 :展现官场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韩淲《竹里馆》 :以寒檐滴水、青灯夜读的意象,体现文人的清幽境界。
以上诗词覆盖腊月与春节的不同侧面,既有对时令特征的细腻描绘,也包含民俗活动的生动记录,可辅助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