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光通量是描述光源发光能力的核心参数,具体定义和要点如下:
光通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光源发出的可见光总量,通常以 流明(lm) 为单位。其计算公式为:
$$
Phi = int_{Omega} I(lambda) cdot eta(lambda) , dOmega
$$
其中,$I(lambda)$为光源在波长$lambda$处的辐射强度,$eta(lambda)$为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Omega$为立体角。
人眼感知的亮度 :光通量直接反映人眼对光源的感知亮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光能越多,亮度越高。
总发光能力 :与辐射功率不同,光通量体现人眼对光的感知总量,不考虑方向性。
评估亮度 :光通量越大,灯具越亮,适用于需要高亮度照明的场景(如客厅、办公室)。
选型依据 :不同场景需不同光通量,例如:
家庭照明:100-400 lm
工作照明:500-2000 lm
消防照明:≥1000 lm
能效参考 :结合光效(lm/W)可判断灯具的节能性,光效越高越省电。
若一盏客厅灯光通量为2000 lm,表示该灯每秒发出2000流明的可见光,能较好地覆盖整个客厅空间。而另一盏500 lm的灯则亮度较低,照明范围有限。
综上,光通量是衡量灯具亮度、选择照明设备及设计照明方案的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