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双一流”指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985工程”“211工程”后的又一国家级战略。以下是具体说明:
概念解析
“双一流”包含两类:
世界一流大学 :全球顶尖高校的综合实力评价;
世界一流学科 :在特定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建设。
国家战略定位
该战略于2017年启动,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截至2025年2月,全国共有 147所双一流高校 ,具体分类如下:
“985&211”高校 :39所(含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
“211”高校 :77所(如复旦、浙大、上交等);
原“双非”高校 :31所(如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世界一流大学 :含北大、清华等4所顶尖高校,整体实力领先,但数量较少;
世界一流学科 :覆盖更多高校(95所),侧重学科优势领域建设。
名单更新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于2022年2月新增,总数增至147所;
建设目标 :分为A类(42所)和B类(6所)两个层级,A类高校全部为985工程成员。
分数参考 :不同高校、学科分数线差异较大,需结合具体院校和招生计划综合分析;
专业选择 :建议关注高校的王牌学科,如清华的工科、医学,北大的文科、哲学等;
关注新增院校 :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新兴高校可能提供更多选择。
以上信息综合自教育部官网及权威媒体报道,供考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