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于1935年赴英国牛津留学,先后在埃克塞特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并于1937年获得副博士学位。以下是相关背景的详细说明:
留学背景与时间线
1935年,钱钟书与杨绛夫妇一同赴英伦留学,先在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学习,后转入法国巴黎大学深造。
1938年,钱钟书与杨绛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大、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等高校任教。
学位与学术评价
钱钟书在牛津获得的B·Litt学位(文学学士)被国内部分机构翻译为副博士,但他的父亲钱基博和夫人杨绛均认为该学位相当于文学学士。
尽管未获博士学位,但钱钟书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仍被公认为天才学者。
留学经历的影响
牛津留学期间,钱钟书广泛涉猎中西方文学与哲学,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视野。
他的学术成果包括《围城》《谈艺录》《管锥编》等经典着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综上,钱钟书的牛津留学经历是其学术成就的重要奠基阶段,也是其形成跨文化研究范式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