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雪在古典诗词中常以孤寂、清冷、静谧的意象出现,以下是精选的代表性诗句:
孤寂与清冷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独钓”与“寒江雪”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孤寂感。 - 白居易《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以“折竹声”暗示雪势之大,营造静谧氛围。
雪景与意境
韩愈《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将雪比作“飞花”,赋予冬日生机与诗意。 -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虽未直接写雪,但通过“凌寒”暗示初冬雪景的清冷。
雪的动态与质感
李白《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以“大如席”形容雪的厚重与动态。 - 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通过“冰下咽”“雪中平”展现雪的质感与寒冷。
雪与哲理
韩愈《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以雪的“主动”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未直接写雪,但通过“难为”“不是”表达对初冬雪景的独特感悟。
以上诗句均围绕初冬雪景展开,或写孤寂、或写生机、或写质感,兼具意境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