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签约形式是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或求职者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议,主要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不同的签订阶段和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定义
就业协议是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签订的意向性文件,全称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部分地区如上海有专门版本),用于约定就业意向、服务年限、违约责任等条款。
适用范围
高校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确认就业意向时签订;
部分灵活就业岗位(如兼职、项目制工作)的正式就业安排。
法律效力
属于劳动合同的预备协议,约束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和内容,但未直接确立劳动关系。
定义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薪资、工时、社保等。
签订时间
通常在就业协议签订后、正式入职前完成。
法律效力
直接确立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护。
形式就业(非法)
指未提供实际工作岗位却签订劳动合同,或通过虚假岗位欺骗求职者签约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其他录用形式
包括不签订协议仅提供用人证明、签订三方协议但未实际用工等边缘化就业形式。
就业签约形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意向与责任。对于毕业生而言,建议优先选择三方协议保障权益,同时关注用人单位是否最终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若遇到疑似形式就业的情况,应提高警惕并咨询法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