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KPI指标是衡量采购活动效果的关键数据,通常涵盖多个维度以确保全面评估。根据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质量(Quality)
质量合格率 :合格产品数量与总采购量的比例,反映供应商履约能力。
供应商缺陷率 :不合格产品数量与测试单元总数的比率,用于评估供应商质量稳定性。
成本(Cost)
成本达成率 :实际采购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率,体现成本控制效果。
采购价格差异 :实际采购价与标准价的偏差,用于监控价格波动及谈判效果。
交货(Delivery)
交货准时率 :按时交货的订单数量与总订单数量的比例,衡量供应链响应速度。
采购订单周期时间 :从下单到收货的平均时间,反映采购流程效率。
服务(Service)
供应商响应时间 :对紧急需求或问题的处理时效,体现供应商服务水平。
供应商联络数量与信息准确性 :定期沟通的频次及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创新(Innovation)
供应商创新能力 :供应商提供新物料、技术或解决方案的能力,推动采购策略升级。
管理(Management)
合规率 :遵守合同条款(如交货期、付款方式)的频率,降低合规风险。
流程优化效果 :通过流程改进降低采购周期或成本的能力。
供应商管理 :包括供应商开发完成率、供应商流失率、供应商信息完整性等。
日常工作 :计划完成率、制度执行情况、资料整理及时性等。
绩效评估周期 :通常为季度或年度,具体根据业务需求调整。
指标类型 | 具体指标 | 计算公式(示例) | 目标值范围 |
---|---|---|---|
成本 | 年采购成本节约率 | (预算成本 - 实际成本) / 预算成本 * 100% | >5% |
交货 | 协加工准时交货率 | 协加工按时完成订单数 / 协加工总订单数 * 100% | >95% |
质量 | 供应商缺陷率 | 不合格产品数量 / 测试单元总数 * 100% | ≤2% |
通过综合以上指标,企业可全面评估采购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