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不舍的寄托的诗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王维《送友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通过自然意象(山回路转、雪地马蹄)寄托对友人离去的怅惘。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酒为媒介,寄托对友人远行的牵挂与不舍。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通过时空阻隔的想象,寄托对重逢的渴望与不舍。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重阳节习俗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用极致的意象表达对友情的坚定不舍。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明月寄托对亲人永恒的思念与不舍。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别多欢少奈何天。"
以人生聚散无常寄托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以自然景物(芳树、春流)寄托对友人离去的眷恋。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通过烛光与美酒的意象,寄托对离别的不舍。
总结 :中国古代诗词中,不舍的寄托多通过离别场景、自然意象、时光流逝等元素实现,如王维的"山回路转"、李白的"芳树笼秦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均以意象传递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