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的书写规则主要分为字母构成、书写顺序及格式规范三方面,具体如下:
字母总数
韩语由21个元音(单元音10个,二重元音11个)和19个辅音组成,共40个字母。
发音关联
字母形状与发音密切相关,例如:
舌音辅音“ᄂ”(如“사”)需舌尖抵住上齿龈,发音更强时加画成“ᄃ”(如“삼”);
元音字母根据发音部位分类,如“아”(a)、“오”(o)等。
采用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的横排书写方式,每个字母占据固定位置,形成紧凑的方块字结构。
行间距与空格
正文与标题空一行,段落开头空一格;对话或短文每句独立占行;
需空格处(如句子分隔、标点后)用“v”隔写符(打字时可省略)。
标点符号
句号用点“.”,问号“?”,感叹号“!”,标点占一格且需格外标注。
单词书写 :“한국”(韩国)由“한”(haneun)和“국”(guk)组成,分别对应元音和辅音组合;
句子示例 :“할 수 있다.”(能说)中,“할”与“수”之间因空格需隔写。
总结 :韩语书写注重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遵循横排规则,并通过空格和标点区分结构。学习时可结合权威词典或教材系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