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细胞的共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细胞膜与细胞质
所有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和细胞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遗传物质
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DNA为环状分子(部分原核生物存在线性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DNA直接漂浮在细胞质中。
核糖体
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负责蛋白质合成。
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
遵循中心法则,转录和翻译机制相同,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代谢途径
共享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基本代谢途径,但能量储存形式(如ATP)的合成场所不同(原核细胞在细胞质膜,真核细胞在线粒体/叶绿体)。
蛋白质合成
通过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但缺乏内质网等加工机制。
均以二分裂方式繁殖,通过细胞膜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无膜结合细胞器
除核糖体外,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膜结合细胞器。
大小与结构
体积较小(通常1-10μm),细胞壁提供结构支撑(部分细菌有荚膜等特殊结构)。
环境适应性
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部分原核生物能进行生物固氮、耐高温等特殊代谢。
原核细胞虽结构简单,但通过上述共性特征维持生命活动。其遗传、代谢和繁殖机制与真核细胞存在根本差异,但共同构成微生物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