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师介绍孩子时,应采用结构化、全面且尊重的方式,以下是具体建议:
核心信息
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年级及班级职务(如班干部、学科代表等)。
简单说明学习习惯(如自觉性、时间管理能力)和兴趣爱好(如音乐、运动、学科特长)。
家庭背景补充
家庭教育方式(如是否参与学习辅导、生活照顾)。
特殊需求说明(如学习障碍、心理特点)。
学术能力
近期学习成绩、学科优势与薄弱环节。
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如笔记整理、复习策略)。
课堂表现
听课态度、参与度、提问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如小组项目、班级活动中的表现)。
积极特质
开朗、自律、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等。
具体事例说明(如帮助同学、组织活动等)。
改进建议
以鼓励为主,避免负面标签(如“调皮”“内向”)。
说明家长对教育的支持方式(如辅导时间、沟通渠道)。
结构化表达
先优点后缺点,采用“大优点小缺点”的平衡方式。
避免过度夸大,缺点需具体且明贬实褒。
语言规范
用“我观察到……”“我相信……”等引导性语言。
避免命令式口吻(如“请多费心”),改为请求式(如“希望您能关注”)。
时间控制
整体控制在5-10分钟内,根据班级节奏调整。
结尾表达感谢与尊重,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沟通。
尊敬的[老师姓名]:
我是[学生姓名]的家长,非常荣幸向您介绍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