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学士的品级设置可分为以下两类:
官职构成
清朝大学士分“三殿三阁”体系,共设六位,分别为:
保和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雍正年间增设)
东阁大学士
实际地位与职权
大学士为明清两代最高文官,理论上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但实际权力受军机处制约。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大学士的职权被取代,仅作为荣誉性官衔保留。
官职定位
协办大学士是大学士的副手,满汉各设一人,品级为从一品。其职责包括协助处理政务、代理大学士职责等。
历史沿革
该职位始于雍正年间,原称“署大学士”“协理大学士”等,乾隆年间正式定名为协办大学士。
品级差异 :大学士与内阁学士(从二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等存在明显品级差异,但“三殿三阁”体系下大学士均为正一品。
荣誉性头衔 :清朝另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等荣誉性一品官衔,但与大学士的实权性质不同。
综上,清朝大学士体系中共有 正一品2人 (三殿三阁大学士)和 从一品1人 (协办大学士),形成多层次的文官等级结构。